11月7日上午,白河县2025年人大代表“双岗”履职讲述活动预赛(第二片区)在冷水镇如期举行。来自双丰、西营、仓上、麻虎及冷水五个镇的16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参加比赛。
本次活动围绕省、市、县“三个年”活动部署,结合“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和“四比四创”主题实践活动,各级人大代表讲述立足本职岗位和人大代表岗位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形成的经验,充分展示人大代表的履职风采。
参赛代表涵盖政府机关单位负责人、教育工作者、医疗骨干、村干部、企业精英、妇联干部等。各位参赛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义务教育、医疗保障、民生服务等多角度多维度出发,用朴实的语言、鲜活的案例,讲述他们如何立足本职岗位深耕细作,以专业素养筑牢履职根基;如何怀揣为民初心深入基层,用心倾听群众心声,将“民之所盼”转化为“政之所向”;如何在双岗履职中破解难题、凝聚共识,用实际行动诠释“代表”分量与温度。
双丰镇人大代表鄢继炎从当选人大代表的第一天起,“拓宽孔城村主干道”就是他心头的牵挂。孔城村民风淳朴,全村主要靠着茶叶、养猪、养牛、养鱼四大产业以谋求发展,可是仅3米宽的村道成了他们的“发展瓶颈”,“拓路增收”是群众共同的梦想。他积极组织并参与调研走访、实地勘察、联名提案,但因资金问题屡屡搁置,但始终不放弃的他经过不懈努力,时至今年,这个建议终于纳入全县“十五五”发展规划,预计明年就能落地!这件事使得他坚信,只要始终坚持为群众发声,就一定能圆梦。
西营镇人大代表吴远朝自1992年起,连续8届33年以代表身份履行职责、为民代言。从九十年代初,作为村干部的他,下定决心要改变栗园村的粮食产量低、很多家庭都在为吃饱饭发愁的状况,于是,他就带领群众顶着盛夏的烈日、严冬的寒风,披着凌晨的星光,一锹一镐地修田造地。为了让乡亲们早日用上电灯,他和其他村干部、党员带头筹资筹劳,开启拉电工作模式。白天,挖坑、栽杆、架线;晚上,借着煤油灯的微弱灯光研究线路规划。饿了,就在工地啃口干粮;困了,就在草垛上打个盹儿。终于,当第一盏电灯在村里亮起的那一刻,仿佛整个村庄的希望都被点燃了!
仓上镇的市人大代表张艳从白河“三苦精神”的讲述者成为“木瓜硒鸡”的养殖者,身份虽然转变,但她一心为民的坚定初心始终未变。她将创业中的思考“如何让特色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大山”带进直播间,致力打造“白河土鸡”“白河木瓜”品牌影响力,让更多在外的年轻人看到家乡产业的潜力,从而愿意回乡一起创业,让留守妇女参与加工,让养殖户成为股东,推动形成一条从生态养殖到精深加工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更让“白河味道”走出去被更多人品尝!
冷水镇人大代表李艳作为社区支部委员、妇联主席,始终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八个字牢牢刻在心间,化作前行的力量。她热切关注着那些生活在缺少家庭关爱、尝遍生活的苦涩、还备受抑郁焦虑厌学情绪困扰的留守儿童们,想到这些孩子的遭遇,让身为母亲的她,总是忍不住红了眼眶、哽了喉咙。她充分发挥妇联主席的纽带作用,联合社区居委会,入户核实情况帮助困难家庭申请临时救助,以解燃眉之急。她还定期组织志愿者为孩子们送去大米、食用油、牛奶等生活用品,文具、作业本、练习册等学习用品以及四季衣物,用温暖的陪伴和暖心的举动传递人间大爱。
麻虎镇人大代表张继芝是里龙村的女支书,既是老百姓的“贴心人”,更是群众的“主心骨”。她明白,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旺起来,是最实在的履职。她组织村内种养殖大户一起发力,持续做强“汉江生猪”主导产业,发展富硒魔芋、循环淡水鱼、特色经济林特色产业,已建成的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示范基地、路基养鱼项目、魔芋种植基地搭配盆栽魔芋庭院经济示范带,可带动村内100余户群众稳定增收,初步实现了企业壮大、农户增收、乡村发展的共赢局面。
……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份责任的坚守;每一次讲述,都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此次活动不仅是人大代表履职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搭建起代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代表履职的全过程,感受人大制度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也为参赛各镇搭建了相互学习的平台,为各位代表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
比赛结束后,评委组及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对本次预赛分别做了精彩到位的点评和指导。
接下来,冷水镇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化代表“双岗建功”工作机制,推动人大代表更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让“双岗履职”的成果不仅能“落地”,更能“生根结果”,真正成为推动冷水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助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