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白河县人大网 >代表风采 > 正文内容

以奋斗之姿深耕乡村康养 ——记白河县西营镇人大代表刘庆利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作者:徐 丽 凡泽艳   来源:   点击数:
字体:【

在城市化浪潮中,无数年轻人涌向城市寻找机遇,而90后姑娘刘庆利却反其道而行之,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牵挂,回到家乡创办康养中心,用满腔的热忱为老人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回乡创业前,刘庆利在榆林市从事过财务工作,有着稳定的收入和熟悉的工作环境,但这份在外人看来安稳的生活,却始终无法让她放下心中对家乡农村留守老人的深深牵挂。2019 年,回到了这片生养她的土地,成立了白河县利民久久康养中心,下定决心为老人们打造一个安享晚年的“幸福之家”。

“因为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现在看到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去了,家里都是一些独居的老年人,家里很多独居老年人想外出、买东西、采购、谈谈心都很困难,所以我就决心在家门口建一座康养中心。”刘庆利说。

为老人服务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工作,考验的是耐心、细心、恒心和爱心。老人们身体条件不同,性格爱好各异,一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有的一直坐着轮椅,有的带着尿袋,有的不能自主排便,刘庆利和护工们,把康养中心的老人当作自己的家人,给他们洗澡、梳头、喂饭、翻身,还经常陪老人拉家常聊天,以专业服务带给老人最温情的守护。

2021年,深受群众信任的刘庆利高票当选为西营镇第二十届人大代表。自任职以来,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耕康养产业,带领企业积极探索多方共赢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将民心所望转化为履职所向,真正为社会分忧,替群众解难,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

如今的白河县利民久久康养中心,早已成为村里最热闹、最温暖的地方。刘庆利深知,对老年人的关怀不能只停留在身体层面,还要让他们在精神上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每天早上九点,老人们便准时围坐在一起,一场热闹的歌唱活动就此拉开序幕,有的跟着节奏轻轻打着拍子,刘庆利也会搬个小板凳坐在老人中间,和大家一起哼唱。

除了关心照顾康养中心内的老人,村里其他的留守老人,她也时时牵挂,细心记录着老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今年73岁的邱帮秀因子女外出务工,常年一个人在家里,日常又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知道邱帮秀行动不便,刘庆利一有空余时间,都会去帮她采购生活必需品和常用药品,陪老人聊天。

6年的坚守与付出中,刘庆利收获了满满的认可与感动。从最初的五六人入住,到如今四五十人的稳定入住率,这份数字的增长是大家对她最大的肯定。

作为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履职尽责,为基层发声?刘庆利紧密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广泛倾听民众声音,精准捕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确保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掷地有声。

基于扎实的调研,刘庆利在镇人代会上提交了多份关于康养事业发展的议案和建议,涵盖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医养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政策扶持等多个方面,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回应。

展望未来,刘庆利满怀希望:“我将继续立足岗位、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民之事,将养老事业做好做实,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越来越幸福。同时主动深入基层,倾听社情民意,努力成为人民最忠实的代言人,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提供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