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茅坪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进站代表在驻站接待选民时了解到,茅坪社区二组吴家湾有40多户居民,村民主要居住在通村公路两旁,狭窄的地理环境,导致附近没有休闲活动的场地,孩子没有活动空间,路上过往车辆对老人小孩来说也是不安全因素,周边唯有一处闲置场地还是临时垃圾投放点。
镇人大主席团实地调研后,将其作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在镇人代会上票决通过后迅速启动实施,将该处场地改造为130多平米的居民休闲小长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休闲长廊就投入使用,并加装护栏,摆放了石桌、石凳,解决了群众的现实需求。
自2022年以来,茅坪镇人大将“多批次、小快灵”镇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力抓手,严格按照“44232”工作流程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确保项目快速落地惠及一方百姓。
“往年一下雨,孩子根本过不去,都要我蹚着水背着才能过河,现在葫芦滩的桥架起来了,乡亲们出行方便了,看着宽敞平整的大桥,大家的心也宽敞了。”家住茅坪镇朝阳村的村民柴敦云说。
柴敦云家中有3个上学的孙子,每天他都要送几个孩子去河对岸的学校读书。但朝阳村一组葫芦滩处没有桥梁,如果绕行过桥,需多走一公里多的路程,一到雨季,他就要背着孩子渡河;到了冬天,河附近的居民又要联合起来,把石头放在河里渡河。
驻镇县人大代表汪安卫在2022年3月的一次实地走访中,发现了临河居民跨河难的情况,于是把该问题反映到了茅坪镇人大代表联络站。
“我们每年进行两次民生实事项目人代会票决,去年5月,帮河两岸居民修桥的建议就成功票决通过”,茅坪镇人大主席、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站长杨声波说。
2022年7月,茅坪镇朝阳村的这座便民桥正式开通,全长30米、宽2.8米。自当日起,解决了全村5户30多人的出行难问题,也方便了周边居民生产通行。
杨声波介绍,茅坪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至今,积极调动人大代表的主动性、创造性,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居民改造活动广场、为流动摊贩开辟集中经营场所……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践行着全过程人民民主。去年以来,茅坪镇各代表联络站共组织代表走访达1870余人次,推动解决各类意见建议和诉求120余件,票决通过民生实事建设项目12件,化解矛盾1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