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白河县人大网 >钖城厚韵 > 正文内容

耸立在大地的丰碑——石坎坎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7日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字体:【

  走进白河,处处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的水平梯田,山坡上一条条一行行的石坎坎像垒积木似上下整齐的排列着,将陡峭零散的山坡地拼接成了平展匀称的块块田。这不是天地造物,而是白河人民兴修水利的精美作品。

  白河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地区东部,大巴山北麓,全县国土面积1450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这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贫穷、饥饿侵袭着整个白河山区,29万亩山地被突兀的山石撕割成25万块,悬挂在陡峭的山坡上。出路在哪里?白河县委、县政府从1972年把突破口选在修田造地上。一场以兴修石坎水平梯田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红旗地上插,干粮树上挂,锅灶地头架,两头不见天,中午不回家”,这句广为当地人熟悉的谚语是白河群众艰苦奋战兴修石坎梯田精神的真实写照。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全县奏响了砌“石坎坎”、铸“金碗碗”之歌,坚持修田造地20多年,累计垒起总长3.5万公里,相当于7个万里长城的石坎,修成梯田23.33万亩,在陕南土石山区率先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白河县十年前再次确定奋斗目标。2007年“丹治工程”正式启动后,县上随即将该工程列为全县重点工程之一。在工程治理战略上实施了重大调整,一改过去“村自会战,组自会战,治理斑点多,规模小,整体效益缓慢”的做法,改为“以点连线、以线连片,规模和效益配套,精品与大面积治理并进”的全新做法。紧紧围绕丹江口库区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水重点县等一批建设项目,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综合治理。落实领导人包抓到村,吃、住在农户,指挥在工地。广大群众夏战酷署,冬战严寒,掀起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通过实施山、水、田、林、路、桥、园、堤一体化治理模式,集中使用水保、人饮、小水、农建、小工程大群体、退耕还林口粮田项目资金,在河沟边砌防洪堤,堤内造新地,堤边修水渠,堤外疏河道,走堤桥结合、堤路结合、堤渠结合、路桥结合的新路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23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59﹪,小流域治理实现了荒山变青、河水变绿、山村变美、百姓变富的目标,过去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金饭碗。

  层层梯田似画卷,映照出了一种精神。白河县几十年如一日不间断修田造地,形成了享誉全国的“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就是凭着这种精神,逐步改变穷落后的面貌,人民群众从初步解决温饱到致富奔小康。在这幅透着群众血汗的画卷里,记录着无数感人的传奇故事:留给山河万立春,1990年11月,一位已经病魔缠身的原朱良乡当党委书记万立春。为了布置修地,他一天连续开了6个会。刚看到他在村上,一袋烟功夫他又出现在工地上。山里的村子,往往是对面看得见,走起得半天。从早上到下午,他顾不上拨一口饭,饿得实在不行了,路过原西营区公所文书张忠文办公室时,跑进去上下一瞅,床底下有个没有扎口的蛇皮袋,像发现宝贝似的,他从里面抓起一把生花生就往嘴里塞。张忠文给他到了一杯水,刚放到桌子上,看到万书记已经睡着了。打了个盹,老万睁开眼,一骨爬起来又上山去。那一年,发动起来的朱良乡破天荒修了800亩地,乡亲们说,这是饭碗田哪。“修地大王”高远璋。建国60年代,高远璋离开了教坛回到家乡城关镇胜利村(原前坡公社胜利村),农村改革的春风漫过中国大地,年近花甲的高远璋从中看到了希望,他承包了七亩五分地,经过三年连续不断的修地,把2.5亩乱石梁子地改造成了4.8亩石坎梯田,粮食总产达2000多斤,他用自己已绿化成林的6亩刺槐林换回其他村民的15亩荒山植树造林,搞山地建园,建成了花椒园。他带着聋哑儿子共修地17.24亩,每年产粮达11000多斤。

  白河山山铺满的石坎梯田更是一道风景,几十年来,坚持“等高石坎,水平连片,坎子坚固,地面平整,深翻五尺,活土盖面”兴修的标准化石坎梯田,是白河人收获希望的田野,是他们攀登幸福的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