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白河县人大网 >钖城厚韵 > 正文内容

坡式梯地创始人——李太根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31日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字体:【


李太根(1927.10.1~1998.5.27),男,农民、兽医,原白河县大双公社新庄大队党支部书记。1953年入党。陕西省第一次贫代会特邀代表,中共陕西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白河县第六届委员会候补委员,陕西省劳动模范,先后在大双公社金盆大队、高潮大队和新庄大队任党支部书记30余载。1962年冬至1965春年,他带领社员捡石头、砌石坎,修坡式地200.4亩,人均粮食产量达到 400多斤以上,实现自给自足,解决社员温饱,他的事迹得到陕西省委书记胡耀邦的肯定和鼓励。李太根是白河县修坡式梯地的带头人,他战天斗地的修地精神和经验对后来白河“修石坎水平梯地”有重要的启迪和铺路作用。李太根用实际行动描绘了他生命的风景,是后人学习、纪念和缅怀的典范。




一九六五年二月九、十两日,时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在白河县视察时说:“新庄的道路是山区建设的方向!”


——摘自《1965:耀邦早春行》


基层干部难当哦!特别是在人民公社艰难时期,一个生产大队的干部,既管政治,又管经济,既管生产,又管生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还是无怨无悔、辛辛苦苦、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有的还干出了不俗的成绩,并受到社员们的拥戴,白河县原大双公社新庄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太根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土改、合作化中李太根一直是积极分子,大跃进时期,两次调出新庄,派往后进的金盆大队、高潮大队任党支部书记,工作很出色。1961年秋,又调回新庄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李太根调回新庄大队任书记正是大饥荒的年代,集体生产和社员生活非常困难。当时的新庄大队只有三个生产队,55户人家,287口人,可耕地630亩,分布在二十多条山岭、三十多条沟里,土薄坡陡,遍地是石头,既怕旱又怕涝,在历史上粮食亩产一直只有百十来斤。在旧社会,这里住的人家,有14户是扛长工、住岩洞,11户借债打短工,12户讨饭渡日月。解放后,经过土改、合作化,农民的日子虽比以前好了,但仍然要经常吃国家供应粮。社员们说:我们是做庄稼的,还靠国家从很远的地方调粮食来养活,这算哪门子经啊!社员们都感到很羞愧。


李太根心里十分难受。吃饭问题是最大问题,也就是最大的政治,如何让社员吃饱肚子,改变这种穷困面貌,是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他东家访,西家问,劳动时跟社员交谈,开会时跟大家商量,倾听大家的意见。有的说搞土地下放,包产到户,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有的说开荒能增加粮食生产面积,多收粮食;有的说应拣石头,砌石坎,修梯地,改善土地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有的人想搬家,不在这屙屎不生蛆的穷地方住等等。面对这些情况,太根召开全大队党员和干部会议,学习毛主席《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文章,共同商量探讨解决社员吃饱肚子的大计。针对社员的各种意见,引导大家逐条分析:包产到户是党的政策不允许的;开荒毁坏了林木,造成水土流失;搬家找不到接收的地方,最后大多数人认为:只有拣石头、砌石坎、修梯地,改变土地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才是解决当时吃饭问题的最根本的办法。


解决社员吃饭问题的路子虽然找到了,但有些人说:“满山坡的石头从何拣起?拣到哪里得止?”不愿意干。太根说:“愿干的干着,不愿干的看着”。他土生土长,知根知底,他就住在第一生产队。这里的土地条件最差、社员生活最困难、要求解决吃饭问题最迫切,1961年的“三秋”刚结束,李太根就带领一队社员到水井槽乱石窖撬起地来,与社员一块拣石头,砌石坎,歇火时让识字的社员读毛主席的《愚公移山》,鼓励大家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地撬好,使多产粮食,解决吃饱饭问题。


水井槽是地地道道的乱石窖,六十多度的坡,满地全大大小小石头,大的有几万斤重。修地,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没有对付石头的工具,如铁锤、钢钎、铁撬、尖鐝、铁丝圈和火工材料等。生产队没有钱,有人主张向上申请要点钱,购置工具、炸药,多数人主张坚决不当伸手派。有一个半间屋大的石头横在地里,无法劈开它,撬了三天没挪动它,有的人主张绕开它。这时,李太根带领夏光芳、李景明、李长庆和曹正华等青年社员,在石头的底部挖了个一丈多深的坑,然后用从家里扛来的檩条合力往下撬,终于把几万斤重的大石头掀下了沟。就是这样,没有铁杠,他们就用木杠代替,没有铁丝圈,他们就用竹篾和龙须草编成圈抬石头,没有尖鐝、铁锤破石头,就在地头支起铁匠炉来打造,结果没花国家一分钱,解决了工具问题。


水井槽的战斗打响了,工地上的人越来越多,有孩子的妇女把摇篮搬到工地上,在背风处煨起篝火,让大孩看小孩,自己参加拣石头。缺粮吃,他们坚持一天只吃中午一顿饭。冬天,他们头顶大雪,脚踩冰凌,仍然坚持上工。地冻得挖不动,他们捡起柴草烧着,把冻土烧化,他们就是这样一镢头一镢头和冻土顽石搏斗,抬石头肩膀压肿了,抡锤的手磨破了,数九寒天脚冻裂了,还坚持不休息。条件尽管很困难,劳动尽管很艰苦,太根和社员们的劲头却越干越大,几十双胳膊齐挥动,破石声,打铁声,号子声,把沉寂的山坡闹得热火朝天。经过一个冬春,他们搬走了上百个万斤以上的大石头,砌起了30条大石坎子,修了32亩坡式梯地,还拣了八十多亩地的跑马石。


一队水井槽一战,震动了全大队的社员和干部,他们亲自看到一队新修的石坎梯地,不仅少了石头,拉长了石坎,增加了耕地面积,而且耕作起来也省时省力。土盘活了,土层变深了,石坎能挡土,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抗旱的能力。1962年虽有旱灾,水井槽新修梯地粮食总产达到9000来斤,比修地前增加5000多斤,全小队增产粮食2万多斤。水井槽的样子摆在那里,铁的事实教育了大家,二、三队冬春没有修地,干部社员十分后悔。李太根趁势在一队水井槽召开全大队现场会,宣传毛主席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思想,总结推广一队修地经验,对全大队的修地会战进行动员安排。


这次现场会以后,李太根与全大队干部带头,男女社员齐上阵,年年冬春捡石头、砌石坎、修梯地。每队一个工地,全大队开展工地与工地竞赛,各工地青年开展了看谁上工早,看谁干得快,看谁修地质量好,看谁不向困难低头,看谁苦活干得多的五比竞赛,个个工地都搞得热火朝天。他们在修石坎梯地中,还注意不断总结经验:原来砌的石坎是单面墙易垮,为了使石坎坚固不易垮,后来他们加深根基,新砌石坎一律改砌为双面墙。原来只治坡,沟里涨水常冲毁新修的梯地,后来他们就将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不断提高石坎梯地的质量。


1961年冬至1965年春,李太根率领新庄大队社员,坚持自力更生精神,没有要国家一分钱,凭着“两个肩膀一双手,一把锄头一担筐”,不知挖了多少土方,抬了多少石块,抬断了多少木杠,挖坏了多少锄头,修的七、八尺高,四尺多宽的大石坎就有五千多丈长,约四万多个立方,共修坡式石坎梯地200.4亩,约占全大队可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把2000多块地变成了1200来块,还卡了7条沟,拣了300亩地的跑马石。他们长期坚持治山治水,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经受住了多次自然灾害的考验。特别是1964年连续经受三次灾害:当小麦、豌豆正扬花时遇上连阴雨;当早包谷挂胡子、晚包谷放喇叭叶时,一夜狂风暴雨,拔树倒屋,揭走了32间房的屋顶,吹断了500多棵大树,300多亩包谷平铺在地;秋季庄稼快成熟时又遇连阴雨。在灾害面前,周围的一些生产队,地跨了,土流了,但新庄大队仍然夺得好收成,1964年粮食总产达到13.8万多斤,与丰收的1963年粮食总产接近持平。全大队粮食么产由1961年的135斤到1965年增加到325斤,粮食总产由1961年的8.5万斤到1965年增加到20.5万斤。全大队从1962年起,除年年完成和超额完成公购粮任务外,每人平均口粮达到400斤以上,没有一户再吃国家的供应粮。集体和个人还清了全部贷款,还有37户在信用社存了款,耕牛由25头发展到48头,生猪由16头发展到72头,羊由23只发展到133只。新庄大队初步呈现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1965年2月9、10两日(农历正月初八、初九),时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胡耀邦在白河县视察,听说大双公社新庄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太根带领社员砌石坎,修梯地事迹后,非常高兴,说:“新庄的道路是山区建设的方向”,“山区修石坎梯地,今后省上从水保经费中给予扶持”,“新庄大队修石坎梯地不要国家一分钱。他们不要钱,你们可以奖励吗!县上今年的三干会要给予重奖。”(当年县上召开五干会时,给新庄大队奖了一批八磅锤、十字镐、钢钎、尖鐝、铁丝、炸药和雷管等物资,新庄大队包了一只小船拉了回去。)胡书记还向其秘书说:“记住,此事要上《陕西日报》”。不几天,《当代愚公李太根》的文章刊登在《陕西日报》头版头条。在耀邦同志的关怀下,李太根同志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出席了3月初在西安召开的全省贫下中农协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介绍了新庄大队修石坎梯地的经验。当李太根说道:“全听党的话,全丰收;半听党的话,半丰收;不听党的话,不丰收”时,主席台上的胡耀邦书记立即站起身来带头鼓掌。自这次会后,白河县新庄大队成为全省山区建设的一面旗帜,《陕西日报》、《安康日报》等先后多次报道李太根带领新庄大队治山创业事迹,到新庄参观学习的团队纷至沓来。仅1965年,该大队就接待了全省二千多名参观学习的代表,一个“学大寨,赶新庄”的浪潮在全省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山区农村以兴修石坎梯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


1973年起,在白河县委总结新庄修地经验,从治河到治坡,从土坎到石坎,从石坎坡式梯地到石坎水平梯地这一变化过程,并在全县掀起冬春修地大会战,坚持长年不断线修是看水平梯地的高潮。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实现了人均一亩石坎水平梯地的目标,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1991年国务院在白河召开了全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经验交流会,给白河人民带来了无尚的荣耀。白河人民创造的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已经成为全省山区人民奋斗的一面旗帜。这些无不与李太根当年率领新庄大队社员修石坎梯地和胡耀邦当年的肯定和鼓励有着密切的关系。


“石坎砍、金碗碗”这个曾经的“粮仓”和“城墙”是白河人民几十年如一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晶,完成了白河人民改善生存环境和解决温饱为第一要务的时代使命。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石坎梯地也改变了它原来“种粮为主”的功能,在退耕还林和“南水北调”的政策实施中,石坎梯地继续为推动县域经济和山川秀美工程,发挥着奠基性作用。


(作者:秦泉新,1938年生,曾白河县西营区革委会主任、区委书记,茅坪区委书记,文教局党委书记,县农办主任,第六、七届县委委员,1998年退休。)


来源:《三苦精神网》